刷足存在感,“苏超冠军”的新机会来了

11月6日,泰州市委书记姜冬冬率队拜访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,与该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赵丽建座谈,双方就合力推动枢纽泰州建设展开深入对接交流。姜冬冬代表泰州市委、市政府对国铁上海局集团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。

他说,国铁上海局集团承担着重要的铁路运输和建设管理任务,是交通强国建设的一支生力军。当前,泰州正处于收官“十四五”、谋划“十五五”的关键阶段,希望国铁上海局集团在铁路规划建设、物流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,合力推动枢纽泰州建设取得新突破,为泰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
姜冬冬表示,如何做好“苏超”夺冠下半篇文章,是我们下一阶段重点思考谋划的重大课题,特别是在精准吸引客流、创新“铁路+旅游”产品等方面,泰州与国铁上海局集团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。我们期待,双方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、持续深化合作,取得更多务实的合作成果,实现更高水平的共赢发展。

一战成名天下知,最近泰州凭借“苏超”刷足了存在感。接住赛事热度,“夺冠”后的泰州面向全球游客推出一大波福利,多家核心景区分时段免票,最短至11月7日,最长至12月31日,还有酒店特惠等权益,邀八方游客前来领略水乡风情,感受城市韵味。

不过在相关新闻的评论区中,不少网友直指,泰州还未开通高铁,出行不便。此前有分析指出,地处苏中的泰州,在地理区位上属于“四不靠”,即“不靠南京、不靠上海、不靠大海、不靠铁路大动脉”,这导致干线铁路在规划建设时,常常与泰州擦肩而过,由此也形成尴尬的“环泰州高铁圈”现象。

特别是近年来,“轨道上的江苏”建设明显提速,沪苏通、连淮扬镇、盐通、连徐等多条铁路先后通车,泰州却始终没能“破零”。当地媒体还曾梳理泰州周围的高铁线路,在一众高铁站点的“包围”中,泰州显得异常失落。

泰州一直很努力。早在2014年,《泰锡宜城际铁路规划研究》就通过江苏省专家组评审。2018年底,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《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规划(2019-2025年)》,盐宜铁路被列为重点项目之一。

直到去年底,盐宜铁路正式开工。具体来看,盐宜铁路总体呈南北走向,北起盐城市,中连泰州市,以隧道形式下穿长江后,经无锡市江阴、惠山和常州市,终至宜兴。设计速度350公里/小时,项目建设工期约为五年半。

相比之下,更近一步的是沪渝蓉高铁(北沿江高铁),作为国家“八纵八横”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在泰州境内里程约52公里,涉及泰兴市、姜堰区、医药高新区(高港区) 3个市 (区)。

此前的报道显示,北沿江高铁于2022年下半年全面开工建设,计划2027年通车。待该项目建成开通后,将有力地强化泰州与上海、南京及中西部大中城市的沟通联系。

图片来源:泰州发布

眼下,从“苏超”赢下关注的泰州,显然还有更高的期待。如赵丽建所说,泰州队刚刚勇夺“苏超”首冠,为泰州带来了巨大流量,也是双方合作共赢的重大机遇。将探索开通泰州主题旅游专列,把更多的游客带到泰州,推动冠军“流量”转化为文旅消费“留量”。

聚焦中部城区,各省百强区分布不均衡,其中湖北以83.3%的城市覆盖率排名第一,12个地级市中有10个皆有百强区分布;从规模层级看,中部百强区高度集中在1000亿元以下的区间,共有75个城区。